English

重塑自己

1999-02-0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高晓明 我有话说

一个突破口

走进宜昌城区的街街巷巷,如果稍加留意,便会发现那些街巷的名称颇有意味:陶珠路、尔雅街、尚书巷……这一个个散发着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名字,喻示着这座城市文明的历史积淀。

宜昌古称夷陵,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这里曾诞生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、民族团结和睦的使者王昭君、著名学者杨守敬,历史上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欧阳修等40多位著名诗人都在宜昌留下了游踪和诗篇。

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文化,滋润着这块土地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宜昌,在现代化建设中又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机遇,境内不仅有葛洲坝工程,而且世界头号工程三峡工程也选择在宜昌兴建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碰撞着、交织着、融汇着。

当三峡工程获准通过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宜昌人都为此欢欣鼓舞。但这时宜昌市的决策者想得更深、更远一些: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,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现代文明?面对机遇,百业待兴,突破口选在哪里?

三峡工程的迅速上马,给宜昌的冲击是多方面的,文明程度不高,服务意识不强,城市综合功能低下,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准备还不充分。为此,宜昌市委、市政府大力倡导,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精心组织,开展被称之为“塑魂工程”的宜昌精神大讨论。25位市级领导率先发表文章,从“三峡工程建在宜昌,我们怎么办”等最贴近群众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话题切入,引导市民开展讨论,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。近一年时间,全市近6万人直接参与问卷讨论12000份。经15位专家论证,最后确定了“团结奋斗、争创一流”的宜昌精神和“文明、开明、廉明、精明”的宜昌人形象。

“塑魂工程”实际上是发动近60万宜昌人“重塑自己”。

一块摄影展栏

7月28日上午,在宜昌市最热闹的国贸大厦的门前,我们看到一个宣传栏,许多人正驻足观看,原来这是一个“文明与不文明行为”摄影展,130多幅由业余和专业作者在宜昌市抓拍的照片,既有对于文明行为的颂扬,也有对不文明行为的鞭挞。看到这个展览,记者感叹:这种独到的教育方式实在比作个报告、上两堂课要好得多。宜昌人真是匠心独运而又敢作敢为。

谈及此事,宜昌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文成国说:“建设文明城,素质是根本。围绕提高市民素质,我们狠抓了育人这个根本。这一块摄影展栏只是我们文明育人的一个小点子。”

从1993年的“三峡工程建在宜昌,我们怎么办”大讨论起,宜昌市坚持每年一个主题,连续五年开展热爱宜昌、建设宜昌的思想道德教育。1994年,开展了以“知我宜昌”为前提、“爱我宜昌”为核心、“兴我宜昌”为目的的教育活动;1995年,在市民中开展了“建设一流文明城,怎样做个宜昌人”的大讨论,确立了“文明、开明、廉明、精明”的宜昌人形象和市民行为规范;1996年开展了“三爱四德”教育;1997年开展了“迎十五大召开、迎香港回归、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,创建文明城市”的教育。

一张小卡片

在宜昌市,我们看到这样一张卡片:上面印着“请家长和学生一同填写市民守则”几个字。就是这么一张小小卡片,曾牵动宜昌城区数十万人的心。1996年10月初,宜昌市文明办印制了7万多张这样的学习卡片,分发到城区7万多名中、小学生手中,请他们带回家和家长一同填写“十要十不要”的市民守则。几天内,这张小小卡片便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,许多家长打电话或致信市文明办,称赞这项活动开展得及时,教育面广,效果好。

这也是宜昌人的独创,发明权属宜昌市实验小学,名字叫作:“小手拉大手,文明一起走”活动。这所学校要求每个同学都向家长宣传《市民守则》,并与家长制定公约,共同遵守,相互监督,同时把评选文明学生与评选文明家长结合起来,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。这所学校的校长游海萍向我们介绍说:“我们503班有个孩子宋文,回家以后按照学校的要求向自己的父母宣传《市民守则》,说以后要针对自己家庭的不文明行为,订出改进的措施。孩子的话往往就是‘圣旨’,她妈妈就说,你们父女最大的问题是随便乱扔东西。好,那我就和你们父女俩订公约,从今天开始,东西要做到摆放有序,不乱丢乱扔。她妈妈后来到学校反映,你们这个宣传好哇,他们父女俩这个毛病说了多少次改不了,这样一宣传,他们俩人自觉,都改得蛮好的。”

一只小喇叭

今年4月,宜昌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办公室在城区87所小学、4.1万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了“争当文明卫生小喇叭”活动。一个多月来,以《市民守则》、《市民公约》和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《市民须知》宣传单已宣传到15万多户家庭,近30万人次的市民在宣传单上签了名。

小学生积极参与小喇叭活动,《市民须知》深入千家万户是这项活动所取得的重大实效。市十五中附小六年级一班的杜寅同学手持《市民须知》跑东家、上西家,先后上门宣传了35户、116人,成为“争当文明卫生小喇叭”活动的“首席号手”。

据统计,开展“争当文明卫生小喇叭”活动以来,城区87所小学、4万多学生分别参加了2至4次社会文明卫生创建活动,参加文明卫生宣传站活动达5000多人次,演出创建文艺小节目280多个;参加社会卫生劳动达5万多人次。在爱国卫生月宣传日、创建文明卫星城市宣传日、环境卫生突击整顿等重大活动中,小学生天真活泼的文艺演出、一丝不苟的劳动场面无处不在。成为宜昌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一道靓丽的“风景线”。

一个行业窗口

有人说,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。而事实上,很多外地游客正是从这些窗口真正了解了宜昌。

宜昌宜通客运公司长途汽车站是一个日发班次261趟、迎送旅客近万人次的宜昌市中心客运站。1996年初的一天,一位埋头哭泣、孤苦无依的旅客引起了值班站长的注意。原来这位从宜昌转道去鄂西恩施的旅客钱包丢了,已是身无分文。出于同情,站长自己掏腰包给这位旅客购买了一张车票。此事也给这位站长一个启发:能不能设一个专项基金,专门救助危难旅客?这个想法得到公司的大力支持,于是在公司110名站务人员捐款2600元的基础上设立的“危难旅客特别救助基金”诞生了。到1998年3月底,已救助了62名危难旅客,发放特别救助金2698元。那些被救助过的旅客,从河南、从鄂西、从江西、从十堰写来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:“宜昌山美水美人更美,宜昌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”宜通站也因其过硬的优质服务,在不久前宜昌市100家窗口行业“优质服务在岗位、真情满意在宜昌”的竞赛中,捧走了流动红旗。

扎扎实实地创建,实实在在的行动,给宜昌市各行各业、各处各地都带来一股股文明新风,缕缕文明新风使每一个踏上这块土地的人,有了一个共同的感觉——如沐春风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